找回密码
 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查看: 3080|回复: 3

利用监视功能鉴别网线真伪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10-10-17 21:37:39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双绞线质量的优劣是决定局域网实际速度的重要因素。因此,在组网时购买质量过关的双绞线非常重要。面对一大堆质量良莠不齐的双绞线,怎样才能分辨出真伪优劣呢?《电脑报》第35期D8版介绍了不少经验。而我在这里要介绍的,是利用Windows自带的程序来对网线的实际速度进行测试,以此鉴别网线的真伪优劣。

一、用Win 98的系统监视器来鉴别
1.测试前的准备工作
首先,用五类交叉双绞线直接连接两台装有100Mbps网卡的计算机(注:为了保证不让其他因素影响测试结果,交叉线放置的环境应该避免电磁干扰,同时线头质量要得到保障)。

运行“开始→程序→附件→系统工具→系统监视器”,在弹出的“系统监视器”对话框中设置监视对象(如果没有系统监视器,可以在“添加/删除程序”的“添加/删除Windows组件”里面添加)。选择“编辑”菜单中的“添加项目”选项,在出现的对话框的“类别”列表中选择“Microsoft网络服务器”或“Microsoft网络客户”,然后在旁边的窗口中选择“写入的字节数/秒”或“读取的字节数/秒”(^47040601a^1)。接下去,系统会让你选择测试数据的输出方式。有3种输出方式可供选择:折线图、条形图和数字图。我们可通过窗口工具栏内的按钮来切换。

2.实际测试
当准备工作完成以后,我们就可以开始测试了。测试方法是在两台计算机上通过双绞线传输大容量的数据。这时,系统监视器会自动给出监视数据,并反映在监视器的窗口中。

为了保证测试的准确性,传输的数据要尽可能多,最好是一个几百MB的文件,例如VCD的DAT文件。

笔者用长度为5米的双绞线进行大容量数据传输,测得数据传输峰值速度为4.5MB/s(^47040601b^2),折算成Mbps是4.5MB×8=36Mbps。而质量优秀的100Mbps五类双绞线实际速度应该可以达到66Mbps以上。36Mbps这一数值说明我所使用的双绞线质量一般,但同时也说明它不是那种包着五类线外皮的三类或四类线,因为这两种线的最高速度也就只有16Mbps。

二、用Win 2000 Server的网络监视器来鉴别
1.测试前的准备工作
首先,还是用五类交叉双绞线直接连接两台装有100Mbps网卡的计算机,而且其中一台计算机必须是Win 2000 Server版(这次我换了根质量不错的双绞线)。

然后在Win 2000 Server计算机上运行“开始→程序→管理工具→网络监视器”(“网络监视器”并不是Win 2000 Server的默认安装项目,我们需要在“添加/删除程序”的“添加/删除Windows组件”中添加这个组件)。

2.实际测试
运行了“网络监视器”后,我们就可以进行数据传输测试了。为了有足够的测试时间,并力求测试结果准确,我们同样给网络一个较大的通讯量,我将另外那台计算机上一个300MB的文件复制到Win 2000 Server计算机上,复制的同时,切换到网络监视器对话框,然后按下F10键或执行菜单中的“捕获→开始”命令,开始对网络通讯情况进行监视。

在用长度为5米的双绞线进行数据传输时,我们测得的传输速度是3342600字节/秒(B/s)(^47040601c^3)。现在,我们需要把它换算成Mbps。计算过程是:3342600/1024=3264KB/s,3264/1024=3.19MB/s,3.19×8=25.52Mbps。大家是不是会吃惊──不是优质双绞线吗?怎么速度这么低?且慢!测试结果中还有一个“网络利用率”的项目,显示为26%,我们还必须考虑这个因素。所以,如果网络100%地利用起来,那么速度应该是:25.52Mbps/26%=98.15Mbps。呵呵,是优质双绞线没错!
发表于 2010-10-17 23:08:46 | 显示全部楼层
好网线贵啊 说实话 现在纯铜0.5线径的网线真少,还是电信定制的网线稳当 150米开4M都能开起来,再远的话有的网卡可能就要限制为10M半双工才能开起来
发表于 2010-12-25 00:47:42 | 显示全部楼层
(ku:2楼是正解
发表于 2011-2-5 03:23:15 | 显示全部楼层
用六类线飘过,
*滑块验证: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Archiver|小黑屋|宽带技术网 |网站地图

粤公网安备 44152102000001号

GMT+8, 2024-4-30 02:52 , Processed in 0.021337 second(s), 4 queries , Redis On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 Licensed

Copyright © 2001-2020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