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回密码
 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查看: 4900|回复: 11

[求助]雷击之后,如何判断是市电造成损坏还是电信线路浪涌损坏?

[复制链接]
helpme 该用户已被删除
发表于 2009-9-19 21:55:03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提示: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
helpme 该用户已被删除
 楼主| 发表于 2009-9-19 22:14:01 | 显示全部楼层
提示: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
发表于 2009-9-19 22:15:45 | 显示全部楼层
雷击坏了不赔的
发表于 2009-9-19 22:57:00 | 显示全部楼层
雷击的不保啊
发表于 2009-9-19 23:09:33 | 显示全部楼层
我这边,如果雷击等,10000号报障后,分离器、MODEM一般ISP免费更换
发表于 2009-9-19 23:10:25 | 显示全部楼层
电信一般雷雨天气10000号就会电话打来留言提示关闭猫的电源的,自己造成一般不换的
helpme 该用户已被删除
 楼主| 发表于 2009-9-20 11:37:11 | 显示全部楼层
提示: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
helpme 该用户已被删除
 楼主| 发表于 2009-9-20 11:47:49 | 显示全部楼层
提示: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
发表于 2009-9-20 11:55:02 | 显示全部楼层
本帖最后由 lxh 于 2009-9-20 13:25 编辑

这个你参考一下

不同的电击情况
  针对一般用户路由器遭受到雷击的不同情况,有关的技术工程师提供了相对应的防范措施,希望用户进行事先预防遭受雷击时有所帮助。一般来说,我们可以从受到雷击的埠,对雷击的情况进行分类:
1、通过电话线遭受雷击
  这种情况是最常发生的现象,约占了整体雷击的74%。发生的情况是雷击从ADSL电话线路打进来,先打到ADSL Modem,再打到路由器的广域网埠,最终导致路由器内的元器件被打坏。由于电话线从外面拉来,大部分又悬挂在空中,因此很容易成为雷电击中的目标,因此发生的情况也是最多的。雷电的高压能量,延着线路走进来,一路损坏不同的设备,一直到能量接地或是耗完为止。
  用户应该先从防范这种雷击开始,首先应该看看附近的电话线路,是否在较高处,或者有突出物体,这样很容易成为雷击的目标,发现这种情况应及时请电话局进行维修改善。此外,还需要针对线路作防雷,购买防雷端子在电话线接入的位置,以保护所有的内部网络设备。防雷端子能有效抵消雷击能量,即使无法完成抵消,也顶多只能击伤ADSL Modem,无法再破坏其它设备。
2、通过局域网线路遭受雷击
  这种情况发生的较少,约占整体雷击的21%。发生的情况是从局域网线路打进来,很可能先把交换机打坏,再打到路由器的局域网埠,再把路由器内部的元器件打坏。这种情况发生通常是在小区或是家庭用户,跨越建筑物或楼层线路曝露在外的情况,这种情况下可能因为网络线悬空,直接成为雷击的目标;或者没有直接击中,但是因为接近金属布线,例如铁管、栏杆,而产生感应,一样能把高压跳到局域网线路。
  对于局域网线路曝露在外的用户,也应对这种雷击加以防范。首先要避免线路腾空走过,这样容易成为雷击目标,一个方法是转换成无线网络桥接,或者是用绝缘管从地面或延墙面走线。其次走线的附近最好避开大面积或金属的线路,以防发生跳电,无辜被祸及。
  有些局域网雷击是因为电线受到雷击,在布线管道内由感应局域网线路而发生,这就必须作好建筑物线路的接地。若要接防雷端子,必须在交换机之下,连接容易雷击的线路,以保护交换机及路由器。如建筑物较老旧或接地不良,则必须全部都接或只保护路由器,接在交换机及路由器之间即可。
3、通过电源线线路遭受雷击
  这种情况发生非常少见,占整体雷击的机率只有个位数,约5%。这是因为现在一般的建筑物都会作接地,可以把雷击带走。发生的情况是雷电从电源插座打进来,将交换机的电源部份线路打坏。这种损害造成的伤害是较小的,后面会再介绍。由于雷击必须从路由器的线路进来,因此机会较小。较常发生的感应局域网络线路进来的情况。不过电源线之间互相感应的情况也是有的。一般较老旧的建物,例如没有避雷针的设置才会有这种情况。
  这种情况,当然是从电源线路加以防范,一个作法是针对整体建筑物加以观察,改善接地情况。另外是使用防雷击的插排,或把插排的接地作好,以有效排除能量。之后,才是考虑安装电源线路的避雷端子,相对电源的避雷端子是较贵的。
发表于 2009-9-20 12:55:20 | 显示全部楼层
只损坏网络模块和CPU的话一般是从网线进来的浪涌电流。
*滑块验证: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小黑屋|宽带技术网 |网站地图 粤公网安备44152102000001号

GMT+8, 2025-5-20 23:26 , Processed in 0.024351 second(s), 5 queries , Redis On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 Licensed

Copyright © 2001-2020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