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查看: 18795|回复: 20

TL WR541G+ IP带宽控制 另类用法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09-7-4 02:25:27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苦于邻居天天BT.P2P软件,严重影响其他用户游戏及上网,特寻找解决方法.
     我是电信2M的ADSL,用TL WR541G+(IP带宽控制)路由器带3个用户,大家都喜欢看电影BT下载,经常弄得连网页都打不开,PING值超高.
2M的ADSL,理论上传64KB下传256KB,在IP带宽控制里设置了每个人限制最大带宽700Kbps  ,这样应该可以平分带宽.应该都相安无事.在实际应用中,效果不理想.只要一开BT,PING值超高.没法游戏.没办法,只能把其他两个人限制最大带宽调到500Kbps  我自己不设置.或者把自己设置成限制最小带宽为1000Kbps.修改后效果不错!但是其他两个人也开始投诉我了,抱怨网速太慢,看不了电影.而且我一当不用网络,网络却空闲着,其他人用不了,太可惜了。有时候一个人上网时,就浪费了1500Kbps的带宽.
     后来把IP带宽控制直接去掉,观测网络数据流量.发现其他用户不开BT,不看电影,不下栽.后台P2P软件还是拼命上传.(那两个傻子我不想多说,跟他们说了,也是对牛弹琴.)  网络PING 202.96.134.134  PING值还是超高.因为上行链路数据流量暴满了.
     其实我只要控制他们的上行链路就可以了,这样又不会影响他们BT 下栽.日!TL WR541G+ IP带宽控制 垃圾的不得了.就是一个下行带宽控制 .没有上下行分开控制.我又不想换路由,浪费钱.所以上网寻找能否刷DD.其实我早知道ATHEROS 芯片刷不了DD.但是前些日子看到高手说硬改后能刷.后来我就绝望了.网上资料太少,自己技术不行.又不想硬改动太大,浪费时间! 一时来火,TL WR541G+  IP带宽控制那么兰.打TP客服叼他们去了.可是接电话的是个MM.没法发火,慢慢地跟她说了一下,问她TL WR541G+  IP带宽控制 有没有上下行的对应关系.她给的答案是有的.但是没得分开设置.
     比如:宽带线路类型: ADSL线路  申请的带宽大小:  2000Kbps    某IP里 限制最大带宽1000Kbps      那么这个IP用户的下行限制最大带宽1000Kbps ,上行限制最大是该IP用户下行和总下行的一个比值,也就是说上行限制最大是256Kbps(64KB的一半).
    正因为是MM所以我不是很相信.自己开测.最终发现跟MM说一样,上下行有这么的一个对应关系.
    于是我忽然明白了许多.看图就明白了(以我自己网络上传64KB下传256KB为例)
所以才有TL WR541G+  IP带宽控制 另类用法  这样一来既不影响用户下行,又可以很好控制用户的上行.完美解决我的需求.但是我不知道TP LINK 在 WR541G+里的QOS规则是怎么写的,客服MM也没说.实际测试就是这样.具体大家跟自己网络设置,我要玩游戏PING值要低,所以上行还有所保留.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
×
发表于 2009-7-4 08:23:42 | 显示全部楼层
对TP的QOS无语了...
宣称所谓弹性带宽...你这样设置还弹性什么????
发表于 2009-7-4 13:33:06 | 显示全部楼层
本帖最后由 lfm 于 2009-7-4 13:34 编辑

楼主的意思是上行带宽是按下行的比例来分配的,问题是TP的固件里知不知道8M ADSL的上行带宽还是64K呢?
发表于 2009-7-4 13:40:54 | 显示全部楼层
本帖最后由 lfm 于 2009-7-4 13:45 编辑

TP-LINK的所谓弹性带宽控制确实是问题多多,我现在使用R860,前些天还向他们提过问题呢,下面是问题和回复:
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
我的问题
R860的IP限速功能有损失带宽的严重问题:
为便于描述,下面已简化网络环境,流量和字节为大概数字:R860带两台PC1和PC2,江西电信2MADSL宽带,理论下载速度是256KB/S,实际下载峰速为200~220KB/S。启用限速前,R860流量统计页面中显示每秒下载总计最高为200,000~220,000字节,说明此时为正常情况。

启用IP限速,带宽申请中按说明填写为2000Kbps,并限制PC1的最大速度为500Kbps(我已确认设置没有错),PC2不限速:
(1)在PC1中,若使用IE下载,速度最高为50~60K/S,此时PC2最高能达到150~160K/S;同时R860流量统计页面中显示PC1每秒下载50,000~60,000字节,PC2每秒下载150,000~160,000字节,总计每秒下载200,000~220,000字节,说明此时限速功能正常。

(2)问题是:如果在PC1中使用BT下载(比如看PPS网络电视最明显),本机速度实测也是最高只能达到50~60K/S,但此时R860流量统计页面中显示PC1每秒下载100,000~120,000字节,基本上R860显示的每秒流量为PC1实际流量的2倍。更大的问题是,此时PC2的最大速度只能达到100~120K/S,R860流量统计页面中显示PC2每秒下载100,000~120,000字节。这样R860显示的每秒流量总计还是200,000~220,000字节,看似正常,但实际上二台PC的实际总速度则只有150~170K/S,也就是说损失了50多K的带宽。

总结:R860启用IP限速后,在限制速度的PC中使用类似BT下载的应用,则该机限速多少K,外网总带宽就会损失多少K。希望贵公司能尽快解决此问题,谢谢!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回复人:管理员
您好,您反映的这个问题是这样的,以PPStream为例:

PPS下载机制:当客户端发起观看电影的请求时,PPS服务器 会马上 突发大流量 的数据给客户端,这个流量是服务器直接发到路由器WAN口上的,可能是1M也可能是更大的数据量(这是路由器上带宽控制无法掌控的,是吧),从而此时下行带宽可能就所剩不多了。

关于流量统计的说明:流量统计统计的是路由器WAN口的上下行数据之和,也就是说,第一:是此IP的上下行之和;第二:是没有经过带宽控制时的真实数据流大小。

所以就会有这样的现象:电脑上观察,带宽确实是被设置的限制最大带宽限制住了,但流量统计中却非常大。(超过设置的最大带宽的数据会被路由器丢弃) 再用其它电脑下载,但两台电脑上实际总带宽之和却小于应有的带宽。

这也就是您反映的现象,因为第二台电脑再下载时,在路由器WAN口的前端线路实际已经没有多少带宽可用了,都被PPS服务器的突发大流量数据占用了,所以在内网观察就是带宽没有完全利用的现象,而实际上,前端线路已经是没有可用带宽了。

总的来说,路由器的带宽控制是能控制住的,但对于PPS这种程序,它的数据行为是前端服务器向客户端发送大量数据,从而占用了大量带宽,这是路由器无法控制的。
发表于 2009-7-4 14:15:57 | 显示全部楼层
主要还是没有连接数限制功能
 楼主| 发表于 2009-7-4 21:05:55 | 显示全部楼层
恩 明白你的意思.我现在这样设置后..用科来网络分析系统测试后.看到上行数据不大,满足我的 需求.

但是其他两个用户 开了P2P软件后,  他们自己打开网页都很卡.主要是上行数据包被路由器丢弃了.让他们自己去感受.
用科来网络分析系统观察就明白了
 楼主| 发表于 2009-7-4 21:18:12 | 显示全部楼层
"当客户端发起观看电影的请求时,PPS服务器 会马上 突发大流量 的数据给客户端,这个流量是服务器直接发到路由器WAN口上的,可能是1M也可能是更大的数据量(这是路由器上带宽控制无法掌控的,是吧),从而此时下行带宽可能就所剩不多了。"
这个是没方法控制,但是接下来他们就没戏了.
他们上行连路数据跑被路由器丢弃了.没有了请求,怎么会有大的下行数据流呢.
发表于 2009-7-8 09:56:18 | 显示全部楼层
才三个人弄个WAYOS就可以了.
发表于 2009-7-8 20:35:53 | 显示全部楼层
楼主别在忽悠了,TP的固件可认不得你的上行是多少,它只会记住你输入的带宽,不同的地方上行是不同的,我在桂林永福,现在我这里2M的情况是:今年提速的是512Kpbs,以前的仍是352Kpbs,你说把这个541G放在这里,它是以512来成比例呢还是以352来成比例?
 楼主| 发表于 2009-7-9 01:18:59 | 显示全部楼层
楼主别在忽悠了,TP的固件可认不得你的上行是多少,它只会记住你输入的带宽,不同的地方上行是不同的,我在桂林永福,现在我这里2M的情况是:今年提速的是512Kpbs,以前的仍是352Kpbs,你说把这个541G放在这里,它是 ...
yyuunnnn 发表于 2009-7-8 20:35

不是忽悠啊,我也不清楚TP的固件认得的上行是多少.
但是测试后知道大概是什么关系了.
我都说了,看实际的测试.已经有我所说的效果.
你自己多尝试改一下参数,然后测试一下啊.就明白我的意思了.

不看实际效果.什么都不用说, 都说了发现"TL WR541G+ IP带宽控制 另类用法"
*滑块验证: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小黑屋|宽带技术网 |网站地图 粤公网安备44152102000001号

GMT+8, 2025-9-15 00:25 , Processed in 0.025418 second(s), 4 queries , Redis On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 Licensed

Copyright © 2001-2020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