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发表于 2020-1-15 13:36:21
|
显示全部楼层
! P4 N9 O7 y, A% T& h这个要看cpu的。现在应该叫soc。。。5 ?* f7 R. k" O
用不能用要看硬件的。
' J; o8 Z; c5 n. k具体可以看cpu硬件手册0 y, l/ U# L5 b5 ]: [, V
这个东西就是基于uboot修改的。是bootloader的一种。( g" x, m. ~& J7 J. j5 z( |; J
如果你路由器用的也是这款cpu。那么做适当的修改应该就是可以用了。一般cpu原厂工程师会提供uboot的。# y& o3 o9 e/ C
能不能用的限制条件还是挺多的。比如,cpu的架构,内存的大小,存储介质的类型,比如flash的种类,如,
4 B' o7 N4 M" u) V# S0 Q# w2 g1、IIC EEPROM------容量小,采用的是IIC通信协议;用于在掉电时,存系统配置参数,比如屏幕亮度等。常用芯片型号有 AT24C02、FM24C02、CAT24C02等,其常见的封装多为DIP8,SOP8,TSSOP8等;
. ~6 ]! \; M8 Z: K. S. \" {2 X, Q+ B$ Z$ j% ?# j
8 l4 C5 q7 y q& i" X' O1 p; v* `9 b+ v
2、SPI NorFlash------容量略大,采用的是SPI 通信协议;用于存放程序和数据。程序和数据可存放在同一芯片上,拥有独立的数据总线和地址总线,能快速随机读取,允许系统直接从Flash中读取代码执行;可以单字节或单字编程,但
+ ?1 |; |5 h- a, Q) I5 J$ B) P
不能单字节擦除,必须以Sector为单位或对整片执行擦除操作。常见到的S25FL128、MX25L1605、W25Q64等型号都是SPI NorFlash。
9 |, u- L- H1 m$ q0 j# E
& W ?- Z; L, A& T4 {
; p- {$ B- @9 Z0 j
9 T) i: K) u& x6 P% @3、SPI NandFlash------采用了SPI NorFlash一样的SPI的通信协议,用于存储数据;在读写的速度上没什么区别,但在存储结构上却采用了与Parallel NandFlash相同的结构,所以SPI nand相对于SPI norFlash具有擦写的次数多,擦写速度快的优势。
@. T) P2 `4 C1 @; j* |8 z2 [$ Z/ W
7 u' _7 @+ }/ ]8 y$ x6 s% |( [! M2 ~) G" J9 W: t
4、eMMC Flash------eMMC采用统一的MMC标准接口,eMMC相当于NandFlash+主控IC;自身集成MMC Controller,存储单元与NandFlash相同。常见到的KLMAG8DEDD、THGBMAG8B4JBAIM、EMMC04G-S100等型号都是eMMC Flash。
; N1 l. C) ^4 I9 |3 p2 G# U
( B' R% _% m/ @2 \3 b' ?. M
/ H9 a( {6 @! P2 z4 f* r7 \
/ M/ S4 D+ u6 y j. |( b/ Y1 z5、SD卡------它在MMC的基础上发展而来,有两个可选的通信协议:SD模式和SPI模式。3 i# Q2 T5 Z; r `
# d& i7 K" k& @2 Q$ x5 Y% p ?3 b
弄用什么,不能用什么都是硬件决定的。这些都关系到这个uboot的配置和部署。& {4 S2 }" U4 C e; l+ n; p
' j& q, i4 \4 U% K) K. u
现在一般用的都是emmc flash,主要是因为便宜。
/ E0 j+ ?( X6 _* s4 k; w2 e9 z% U还有你的系统部署分区,因为uboot和内核用的是同一个分区表,这些都是在系统编译的时候就固定的。
# ] L; q6 t+ t7 E0 |) q+ L$ S8 O* v
( k0 I9 p+ B7 J% N' d
& t& }) d' Y% \我打了这么多字的意思就是,如果你不很了解这些。垮品牌和跨型号整uboot和内核还有rootfs是会很吃力
4 P. a! E! M7 D9 Z7 b/ u( n2 u所以,应该不能用在你的光猫上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