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回密码
 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查看: 2550|回复: 5

我开了路由的MODEM突然变回了出厂默认设置,请各位解疑!!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05-3-26 14:03:00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当我正在上网的时候,突然所有的网页都打不开,于是我就想进入MODEM的WEB页看下原因,就在此时,我改了MODEM密码的入不了,用原来的MOEDM密码确能进入,里面所有的变回了出厂默认设置,这时真认我不解,我的MODEM是AAM6000EV/G3,请各位解疑
发表于 2005-3-26 14:34:29 | 显示全部楼层

我开了路由的MODEM突然变回了出厂默认设置,请各位解疑!!

被回复默认值了!你之前是否保存好设置?还有默认的帐号密码你是否已经修改掉?
 楼主| 发表于 2005-3-26 16:39:36 | 显示全部楼层

我开了路由的MODEM突然变回了出厂默认设置,请各位解疑!!

保存的了,我所设的设置用了几个月的了,也没有改过电信密码,就是今天突然上不了网,MODEM就变回默认了,几个月前也试过一次
发表于 2005-3-26 18:32:51 | 显示全部楼层

我开了路由的MODEM突然变回了出厂默认设置,请各位解疑!!

你最在论坛上,下载固件升级一下,就算同版也要......因为,我试过将G3内的端口,登录密码,还有guest也删了.过了一段时间就像你上术情况一个样...但是我将他更新成论坛上的那个版本就再没出现过.....本人觉得电信有可能在G3做过手脚...
发表于 2005-3-26 18:43:41 | 显示全部楼层

我开了路由的MODEM突然变回了出厂默认设置,请各位解疑!!

★问题及症状十:Modem使用过程中,类似于Modem自动复位,原先配置信息丢失
可能原因及解决:
⑴电路设计上确实存在有问题,有的Modem设计得相当精巧紧凑,正反两面都有芯片--主芯片之下是缓存和Flashrom(BIOS),但是却造成它的散热不好,特别是Vinking‖芯片发热量特别大,上下芯片影响,容易造成Modem数据通讯不稳定,也即容易掉线,而主芯片发热量大又得不到散热,使用不久就会出现运行程序出错;或者是排线不科学不理线,线路信号的串扰造成Modem复位,硬件问题只能是更换Modem;
⑵厂家与ISP服务商有约的特制Modem,上面已阐述过,这里不再赘叙;
⑶FW不完善,或者与Modem电路设计存在兼容性问题,特别是精简版本,汉化版本都易出现该问题,更换另一版本试试;
⑷原来的FW有隐性认证码,虽然能够刷入公版得FW,但是,运行不正常(这个可能性似乎不大,因为没有证实,所以只是猜测),只能刷回原来备份的FW试试。
    ⑸Modem在功能设置上(如NAT设置等)选项较多,芯片处理负担过重,再加上线路设计不合理的话,线路信号的串扰,也会造成类似于Modem自动复位,原先配置信息丢失,消极的解决方法是减少功能设置,积极的解决方法是更换Modem。
⑹Modem输出电源不符、电压不稳、Vinking芯片主付芯片(CPU和AFE芯片)性能不良外或发热造成虚焊、电容C39、C40、C44和电阻R49、R50、R51、R52有问题;以及Flash储存器AT45DB161B受热虚焊,可造成配置数据不能保存、使用中异常复位等,解决方法是更换电源,甚至更换Modem。
⑺被黑客远程扫描和登录Modem的WEB页后,人为让你的Modem复位(如果这样还好,让他刷入坏的FW,你的Modem就麻烦了),解决方法:做好安全端口映射、登录端口的更改、登录帐号密码的更改等等。
⑻按照要求让配置信息提交并到管理页保存,再重启Modem,这样才能让设置长久生效,
如果没有按照要求让配置信息提交或者没有到管理页保存,Modem在重启或者关闭电源后,一切设置都会失效。
--摘自Junjie6的《关于Modem出现的各种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方法》【第十六次补充修正版】分析的可能原因和解决方法。
 楼主| 发表于 2005-3-26 20:01:56 | 显示全部楼层

我开了路由的MODEM突然变回了出厂默认设置,请各位解疑!!

谢谢各位的解答,我的原因很可能就是楼五朋友所说的第五种原因,我开了每台机的NAT映射,IP SESSION也改到了500,时常用BT下载,MODEM顶不住了
*滑块验证: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小黑屋|宽带技术网 |网站地图 粤公网安备44152102000001号

GMT+8, 2025-5-15 18:59 , Processed in 0.023438 second(s), 3 queries , Redis On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 Licensed

Copyright © 2001-2020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