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INE 发表于 2010-6-3 09:29:08

本帖最后由 MINE 于 2010-6-3 09:46 编辑

/nompi只和63x8设备有关,用不用对5354没影响,估计还是设备加电时间和执行brjtag的间隔对结果有一定影响。
hugebird 发表于 2010-6-3 08:33 https://www.chinadsl.net/images/common/back.gif
原来这样。
现在设备B在经过OE接地并上电后,也还是认不出来FLASH。
已经多次试过长时间OE接地。1.9h及1.9h1均测试过。

用并口线测试也要注意加电时间和执行brjtag的间隔?具体如何操作呢?

hugebird 发表于 2010-6-3 12:38:29

本帖最后由 hugebird 于 2010-6-3 04:41 编辑

回复 774# MINE


并口线的话,应该先输入命令,不按回车。
然后一手按设备开关,等待片刻,另一手按回车。
这个等待片刻就是要根据感觉去摸索了,说不准哪次就好了。
这种情况下/initcpu一点是要试试的。

另外的办法是把trst和srst两个复位功能开发出来,根据这个去控制操作间隔,这个功能还在计划中,现在缺少足够的信息,如果资料搜集完整,应该容易实现。

MINE 发表于 2010-6-3 13:16:01

本帖最后由 MINE 于 2010-6-3 13:28 编辑

回复 775# hugebird


/initcpu 正常状态下执行后的结果应该是什么样的?比如我现在输入brjtag -probeonly /initcpu ?

问题反馈:1.9h1 设备A J-Link 设备A

brjtag -probeonly /wx8 /erasechip /bypass /cable:3 清空后认不出FLASH,OE接地试过几次后又可以。


现在在尝试修改CFE中的MAC,修改MAC后(没有修改其它任何参数)写入并立即备份,对比发现写入的CFE中MAC确实是改过的,但在终端中显示的MAC还是没有变化。在CFE状态下的命令行中手动清空NVRAM也无效。经人指点,先擦除全片,再写入修改了MAC的CFE,则在终端中终于看到MAC有了变化。这一点,我已经做过2次完整的测试。
现在的疑惑是——为什么备份出来的CFE中的MAC跟我在终端中看到的MAC不同?

89248698 发表于 2010-6-4 12:01:04

samabc 发表于 2010-6-4 13:15:17

学习中。。。。收了。。。

scq330 发表于 2010-6-4 17:37:58

回复 1# hugebird


    我的是可以认出flash是sst的,但认不出容量。可以写入cfe。但写入固件但用不了。如图

hugebird 发表于 2010-6-4 20:38:41

本帖最后由 hugebird 于 2010-6-4 12:43 编辑

回复hugebird


    我的是可以认出flash是sst的,但认不出容量。可以写入cfe。但写入固件但用不了。 ...
scq330 发表于 2010-6-4 09:37 https://www.chinadsl.net/images/common/back.gif

贴一下
brjtag -probeonly /verbose

后续操作,尝试一下加/nocfi开关,因为sst的自动检测没有测试过,可能会有问题
brjtag -flash:cfe /nocfi


另外写进去cfe不能工作,最好用backup:cfe看看备份的与前面写入的是否一致

baboon 发表于 2010-6-5 10:03:15

点了2次 不能下。。。。4猫粮没了

sonyamd 发表于 2010-6-9 09:32:49

下错了,晕?

sonyamd 发表于 2010-6-9 09:51:47

贴子太长,找个楼不好找
页: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[78]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
查看完整版本: Broadcom路由DSL猫用的JTAG工具最新版